半導體技術提升,帶動許多元件微小化及低價化,過去大多應用於汽車地圖導航系統,也逐漸進入手機領域。根據資策會MIC預估,2010年GPS導航手機全球出貨量仍將維持成長,即使經濟不景氣,市場仍可達2.8億支。樂觀估計五年內逾80%智慧型手機,皆將內建地圖導航系統,各種創新應用服務機會將大幅提升。

手機已是今日消費者隨身物品,加入空間資訊後,應用增多,目前各方皆積極嘗試,希望找到正確獲利模式。以下介紹幾種應用,提供企業思考新營運模式:

車輛測速照像提醒:Pete Tenereillo開發免費應用軟體Trapster,主要功能為提醒駕駛人交通違規測速的設置地點(包含測速照相、闖紅燈照相及警車測速處等位置)。由於警務單位經常變動測速照像位置,因此Trapster以使用者創造內容的方式,保持資料即時性,目前資料庫中,超過34萬筆由使用者建立的測速地點資料。

Trapster的應用概念是透過使用者在測速相機附近,按下記錄鍵後,即會將當時的位址上傳至資料庫,成為地圖上的一筆警告記錄,只要使用者日後接近該區域,軟體便會發出警告。當一位使用者上傳資料後,另一位使用者可確認資料正確與否,按下確認後資料會再次更新,並給予雙方信用評價,以防止故意製造假資料。

結合興趣點資訊的3D圖資軟體「Google Earth」:Google Earth是一款虛擬地球儀的3D地理資訊系統軟體,內建地圖與各種地理資訊(例如人口統計數字)。2008年10月,Google發布了iPhone版Google Earth,提供iPhone使用者3D立體地圖定位,當用戶輸入商店所在地,位址會顯示在Google Maps,讓使用者立即知道該商店所在區域與交通資訊等。

同時iPhone版Google Earth還具備Panoramio和Wikipedia兩個功能。Panoramio包含較著名的建築、風景、地標或其他使用者分享的照片;Wikipedia則是透過Google Earth 介面可直接連結至維基百科資料庫,提供使用者瀏覽位置的地理歷史、人口統計等網路資料。

以上僅是手機運用定位資訊的一小部分應用,分別代表兩個發展的重要概念。Trapster說明應用Web 2.0由使用者產生資料的概念,而非由供應業者單方面提供內容,除了測速器,也可變更為餐飲店、旅遊景點等因應不同目的而生的位置資料;後者的應用案例,說明單純僅有圖資所能產生的價值十分有限,結合額外的附加內容(Panoramio和Wikipedia),才有機會創造更多價值。

國內也有許多廠商積極尋找新的網路營運模式,如何參考國外案例,結合本土特色及需求,推出符合國人需要的服務,是地理資訊服務市場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

(作者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本文引用自【2010/05/1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資策會│數位光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