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競爭力

最近有家知名外商想了解中國大陸市場情況,但不太相信大陸當地市調公司的能力,因此其將規格通知我服務的公司,詢問是否有興趣承接。

同事馬上轉件給負責大陸市場研究中心的同仁,並問其是否有能力接受挑戰。負責的同仁回答了一些我們在辦公室常聽到的陳述,例如「我覺得我們的品質還不夠好」;「我們應該在我們提高競爭力後再來尋找客戶」等等。言下之意,目前還不適合接下此一委託案。

剛聽到這樣的陳述,一般人大概會覺得言之有理,能力還沒到就去扛那麼重的責任,萬一砸了招牌,那可裡外不是人;倒不如等培養實力後,再來服務客戶較為穩當。此番解釋,從愛惜羽毛及對客戶負責的觀點而言是對的,但從競爭的觀點恐怕值得進一步思考。

首先,競爭力的比較是相對,而非絕對的。若我與競爭者相比較之下相對能力較強,即能優先獲得客戶的青睞。尤其現今市場競爭激烈,機會稍縱即逝,若要等到競爭力到達一定水準才來接案,客戶已棄我而去。

其次,何謂競爭力到達一定水準?何謂Ready(準備好了)?沒有經過市場真正的淬煉,如何知道客戶真正關心什麼?顧問這一行就像醫生,只看教科書及解剖青蛙是不會大幅進步的,需要大量的實作後檢討再檢討,才能提升競爭力。

換另一個角度觀察,人的潛能是相當驚人的,不把案子接下來做,怎麼知道我們能力做不到?

況且,個人與組織的力量絕對差很多,一個人做不到,不代表組織做不到。一般上班族在思考工作方法時,總是只想到我自己的能力,而未能善用組織的資源,因此所能達成的成果自然有限。

每個人在思考解決方案時,應把組織的力量納入考量,例如同事、上司、上司的上司,以及這些人背後所擁有的資源及網路,整體思考後,你會發現實現夢想並不遙遠。

從人性本善的觀點,我們相信一般同仁的出發點皆是善意,除了謙虛之外,更有維護公司品牌的想法。但從競爭角度的分析可以發現,擁有相對競爭優勢時,就必須掌握時機,善用資源,以解決許多自我的限制,更可防止競爭者的壯大,在策略布局相當重要。

相對競爭優勢也讓我想到這一代的年輕人。

日前,筆者接受一位電台主持人的訪問,他問到最近一位擔任電腦公司研發副總英年早逝,是否台灣科技產業皆是如此拚命?

我觀察到的現象真的是如此,不過我補充了一句,「這一代年輕人似乎不夠勤奮,這可能是隱憂。」沒想到這位主持人竟然比我還悲觀地說,這種普遍的情況恐怕很難解決。

但從另外的角度想,如果其他年輕人普遍不勤奮,你只要多一點勤奮,就可能會有相對的競爭力,或許這也是現代上班族未來可以思考的生存利基吧?!

(作者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2009-12-24/經濟日報/B5版/經營管理】




引用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ndapp/Story?SearchString=aWQ9NTE5MTI0MQ%3D%3D&no=1&page=1&sharepage=1&select=1&article_date=2009-12-24&news_id=519124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資策會│數位光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