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靈魂 次文化網絡 

文字: 文/楚知
墮落與智慧

前陣子關於「血汗」二字非常地敏感,連全球資訊科技創意的教父級人物,都在記者提問時強調「那裡不是血汗工廠,我看到有游泳池…」。

其實任何人的工作史之中,常常都是帶著血汗的,即使是教父級的成功人士也不例外。記得年前香港名導演陳可辛在得獎致詞時,曾勉勵所有追求理想的電影人「效法(影片)金雞中的精神」,像電影中那位性工作者一般,彎下腰桿去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與資金來拍出好片子。

這句話或許是名言「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每個人多少都曾經為妓」的後現代版本。

所以當我們看到30萬個工人在整齊劃一的環境中,穿著代表高工資的制服…或工作或用餐或游泳的移動著,透過巨大的商標字母孔隙伸出頭來面對鏡頭時,我們可以同樣看待這是一種對自我理想追求過程中,所必須付出的努力與汗血嗎?正如我們曾經閱讀過無數的成功人士傳記中所敘述的,一種強者誕生的磨練過程?

當代搖滾天后瑪丹娜在傳記色彩濃厚的影片「墮落與智慧 (FILTH & WISDOM)」裡,描述滿懷理想的女舞者在追尋機會的過程中可以去跳色情鋼管舞,或是為攝影師拍攝廉價裸照(這是瑪丹娜的真實遭遇)。而這些三餐不繼的族類雖然一同擠身住在窮人區的閣樓裡,但還是有各種生活與情感的動人故事發生。也找得到各種有創意的音樂與表演藝術相互滋潤、實驗,為他們受到壓抑的現實與靈魂時時灌注活力。

到後來我們看到成功後的瑪丹娜舞動全球的魅力與驚人的創意動力時,我們既在其中看到當年那些磨難與墮落所累積的意志力與人性洞悉能力,也似乎看到在那些小酒館與閣樓生活的爭執、情愛、夜店的煙霧,酒精與音樂,以及貧困但是自由的靈魂族類們相互推擠衝擊,所激發的豐富刻痕。

文化的空間

這類的成功故事非常多,也約略都可以呼應上述墮落與智慧的原理。

如果把這些故事中的主角放在媒體報導所謂的血汗工廠的環境中,或是把他們試放在台北酒店街頭的工作環境裡(這裡娛樂設施眾多,肯定不是血汗工廠。)甚至放到文創產業(如動畫後製與視覺設計的熬夜趕件)或新竹科學園區的資訊工程師工作等等高度投入的工作形態上,模擬著他們的故事,想像著是否也有受到祝福的墮落與智慧正在其中進行,可以期待多年後會有另一個巨星述說著他源自這些血汗經驗的成功故事。

這時我們會發現為工作拚搏所付出的血汗是當然的,任何一種辛苦與汗血都可以是成功後的歡樂元素。但人們似乎需要有某種大於「現實工作空間」的「生活文化空間」,才是讓墮落成為智慧,讓磨難成為力量的水晶球。

由此點來回頭看血汗工廠的爭論,所謂待遇高低或是娛樂設施齊備等似乎只是一個物質與硬體設施的層次,但他們可能更需要一個比較豐富寬廣的都市文化空間,以容納發展各種次文化的活動,來進行上述那種生活的療癒與浮昇。

這也呼應了此一事件發展到後期,某些學者所呼籲的:這是當地政府對於工作移民都市的規劃問題,而非只是單一工廠待遇與環境的問題。

巴黎在19世紀末的小酒館裡煙霧中,移動著窮困的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等,無數後來撼動世界的現代藝術大師。紐約的華盛頓廣場裡曾經遊蕩著窮困瑪丹娜,與失業多年的導演李安等等這些後來無數成就於現代演藝的大師。

都市的靈魂

這些都市的真正寬廣與令人熱愛之處,不是她們的摩天大樓與高聳鐵塔的硬體,而是任何一種商業或政治的勢力都無法切割壟斷的,一種寬廣豐富的生活文化。也正是這樣有形與無形的都市文化空間,讓上述的市民在現實巨大壓力下,還有許多文化的小角落可以容納培育他們的理想到最後開花結果之時。

這種生活文化在都市裡的大廣場或小巷弄、大餐廳或小酒館、大型表演中心或是小據點、大廣場電視或是街角小海報、地鐵站藝人或同志酒館的演出者等地點,藉著圖象與視聽媒體表演藝術,行為語言,結合了大小環境設施與人群活動的氛圍等,在軟硬體之間相互吐露展開。

這些在媒體與空間兩套系統平行交織的協奏中,投射出日常生活的疆界,就是一個都市的「文化空間」。

這種文化空間的渲染流動,讓硬體的環境軀殼有了動人的興味,也讓人群之間有了共同的感覺語言。

因此說它是都市的靈魂也不為過。

我們觀察自己對這種都市文化空間的體驗,會發現它是藉著空間環境與媒體閱聽兩者同步整合來運作。其中媒體內容可以激發空間的意象與意識活動,而空間的配置也決定媒體出現的時機與放送位置等融入人群活動的方式。

但我們的都市公共空間中,各種主流媒體內容總是搶占著最多人潮經過之地,或是對準我們視野焦點最中心的位置,生活其中的族群很難期望公共空間中有與自己共鳴而互動的媒體意義。例如某些菲籍勞工族群或許可以無感於廣場的天空上持續出現的超大減肥廣告,但從來無法期待其中會出現他所思念的家鄉景象。

對大多數的族群而言,當都市的文化空間完全被主流媒體掌控,生活失去多樣性的文化角落時,整座都市又何嘗不是某種程度的巨大血汗工廠?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都市空間中容納眾多的次文化媒體與次文化空間?使都市生活在長時間融合之後,可以展開出豐富而寬廣的人文懷抱,一如上述那些迷人的悠久城市所展現的一般?

此時網絡媒體的虛擬真實雙重特性,又適時地提供了的新的出路。

次文化網絡

過去我們要建造可以生活其中的意義環境,只有在公共空間中創造各種可分享的體驗;如圖象媒體與各種設備布置等等。因為私密的體驗只有在公共空間中形成有意義的刻痕時,才會成為共同的生活世界。

但今天的網際網絡媒體既可以搭配真實空間放送,也可以把真實環境的圖象與定位帶入網絡,讓我們將各種意義的刻痕加到(圖象)環境體驗上,形成他人可以體驗的公共世界。
例如各種GPS定位的攝錄影通訊,還有類似如Google的Buzz,Twitter的TwittARound等,都是在空間場所的定位,作為體驗的紀錄與分享,進而形成互動社群的基地。它們都可以在空間中留下意義刻痕,等到他人經過時再體驗與回饋,對這地點形成共同記憶。

或許有人覺得網絡媒體是虛擬的,如何可以提供新開發的都市生活空間?

在市民日常的都市體驗中,空間的環境,人際的互動,媒體閱聽等等虛虛實實的各種元素,最後都彙總成為一組圖象記憶,圍繞著一天的行程,成為我們都市生活空間的具體疆域。而這行程的圖象彙總,當然也包含網絡體驗與真實空間體驗的整合。

所以上述這類的網絡媒體很可能在資源稀少的主流媒體之外,形成非常多層與多樣的次文化網絡。使市民可以在同一個空間環境中,投射出多樣的空間使用意義,建造出各種社群各取所需的都市體驗。

這種多重意義的空間其實早已存在多年,例如台北中山北路的聖多福教堂一帶的周日/平日,或誠品書店前的地攤區的白天/晚上,以及任一夜市街道的白天/晚上等等,都是在同一空間上,因不同族群使用而切換意義的例子。

在都市空間上建立次文化網絡,因此可以讓每一個空間角落都具有這樣的性格,使不同社群可以在同一都市空間中拓展屬於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文化土壤。

至於它應該如何有計畫地導入都市的空間建設之中?又如何使它的媒體格式與都市空間格式相互對應,並在社會活動中相互交織作用,成為各取所需的生活世界?都值得深思。

本文引用自:http://ideas.org.tw/   創新發現誌/NEW TEC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資策會│數位光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